原稿和校样上的差错,数量最多的是语言文字差错。按差错性质分类,可以分为六个类型:文字差错、词语错误、语法错误、逻辑错误、标点符号使用错误、数字使用错误及量和单位使用错误。本期讲词语错误。
常见的词语错误有如下四种。
1
误用词语
书面材料里错用词语的现象极为普遍,主要原因是不明词义或误解词义。例如:
DKNY 秋冬系列自纽约的阑珊灯火中汲取设计灵感,喧嚣的街道、迷幻的灯影、闪耀的霓虹混杂着城市的激情,弥漫整个夜空。
错用“阑珊”。阑珊,用作动词表示将尽、衰落。如“春意阑珊”“意兴阑珊”。用作形容词表示暗淡、零落。灯火阑珊即灯光暗淡。唐诗有“南斗阑珊北斗稀”的名句,宋词有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的名句。两名句中的“阑跚”都是“暗淡”的意思。城市入夜的万家灯火,璀璨亮丽,不能用“阑珊”来形容。
农民赖泽民首当其冲,办了全省第一家私营缫丝厂。
错用“首当其冲”。冲:冲要。首当其冲:处在冲要位置,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。《清史》:“欧舰东来,粤东首当其冲。”“首当其冲”不是“冲往前面”或“敢为人先”。
那是一个寒风料峭的冬日,我们身上穿着大衣,还是冷得瑟瑟发抖。
错用“料峭”。“料峭”是形容“微寒”的,通常用于形容初春乍暖还寒,唐·陆龟蒙《京口》:“东风料峭客帆远,落叶夕阳天际明。”“料峭”不能用来形容隆冬寒风。
两行热泪喷薄而出。
错用“喷薄”。喷:(液体、气体、粉末等)受压力而射出。“薄”是个多义字,有“草丛生”“不厚”“稀淡”“贫瘠”“品行不好”“减少”等义。在“喷薄”一词中作“迫近”讲,喷与薄合成“喷薄”,形容水流“汹涌”或朝阳“跃出”的气势。如唐沈佺期诗:“流水无昼夜,喷薄龙门中。”毛泽东在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写道:“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。”用来形容泪水夺眶而出显然不妥。
这时便想起一个词汇:行云流水。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境界……
错用“词汇”。错用“词汇”在报刊上极为常见,京城某报甚至辟了一个栏目:流行词汇。
词、词组、词汇这三个词含义不同。
词:语言里最小的、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。
词组:两个或更多的词的组合。又叫作“短语”。词和词组统称词语。
词汇: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。如“汉语词汇”“英语词汇”。也指一个人或一部著作所使用的词的总称,如“鲁迅的词汇”“红楼梦的词汇”。
2
褒贬错位
汉语的词义除理性义外,还有附属的色彩义,色彩义之一是感情色彩。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、褒扬或厌恶、贬斥的感情,前者称作“褒义词”,后者称作“贬义词”。褒贬错位,是说由于用词颠倒了,造成欲褒实贬或欲贬实褒与说话人意愿相反的效果。在出版物上,褒贬错位也很常见。例如:
某报提倡创新的文章的标题:
要当始作俑者
贬义词误作褒义词。“始作俑者”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。孟子同梁惠王讨论王道,孟子说:“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”孟子接着说:“仲尼曰:‘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。’为其象人而用之也。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。”孟子的观点很鲜明:孔子当年反对用俑殉葬,只是因为俑像人,就恶其不仁,何况置民饥而死于不顾。后世把“始作俑者”作为成语,比喻某项坏事的开例者或恶劣风气的倡导人。不能用来比喻创新。
古往今来,诗人墨客对庐山瀑布的称颂之作连篇累牍。
“连篇”和“累牍”,同义反复,表示用过多篇幅叙述一件事。作为成语,形容冗长烦琐,华而不实,含有明显的贬义。用来形容“称颂之作”显然不合适。
此文先后被多种媒体转载,成为该年度炙手可热的一篇报告文学。
“炙手可热”这句成语,在媒体和出版物中使用频率很高,成了时尚词语,但十有八九用错,误把“炙手可热”比喻优秀、行时、走红、抢手,完全误解了“炙手可热”的含义。炙,会意字,上肉下火,含义就是“火上烤肉”。炙手:灼手。“炙手可热”语出杜甫《丽人行》:“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”《丽人行》是描写杨国忠兄妹出行的。《旧唐书·杨贵妃传》:“玄宗每年十月,幸华清官,国忠姊妹五家扈从。每家为一队,着一色衣;五家合队,照映如百花之焕发。”“先时丞相未至,观者犹得近前,乃其既至,则呵禁赫然。”杨家权势之盛由此可见一斑。所以,杜甫在诗中用“炙手可热”形容杨国忠权势逼人,告诫人们远离杨国忠。可见“炙手可热”是贬义词,跟优秀、行时、走红、抢手不相干。
近年来我国曾试选一批航天员,其标准与国际上雷同。
“雷同”本义“随声附和”,也指“不该相同而相同”,含有明显的贬义。可以改用中性词“相同”。
形形色色的黑社会组织像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了。
“雨后春笋”含有褒义,通常形容美好的、新的事物,形容它们产生得快而多,例如“各种各样的志愿者组织像雨后春笋似的出现在神州大地上”。用“雨后春笋”形容黑社会组织,简直是糟蹋了这句成语。
与会者围绕这部著作的神话原型,唐僧师徒取经故事的历史演变,以及其作者、主题、语言等方面,高谈阔论,各抒己见。
“高谈阔论”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,含有明显的贬义。例如:“高谈阔论者可以口无遮拦,随心所欲地像放连珠炮一样说长道短。”把讨论会上“各抒己见”说成“高谈阔论”是不恰当的。
3
成语(含惯用语)错用
要判断成语使用正误,必须了解成语的两个特点:结构的定型性;意义的完整性。
结构的定型性,是说成语的结构成分和构成方式比较固定,不可随意拆开或改动。
意义的完整性,是说成语的意义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,而是经过概括带有比喻和形容的性质,能表现十分丰富的内容,增强语言的表现力。使用错了,就会适得其反。
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有如下三种情况:
(1)将成语的构成成分拆开(例如将“求全责备”拆成“不因求全而责备”,完全改变了成语原意);
(2)擅改成语的构成成分(例如将“明日黄花”擅改作“昨日黄花”);
(3)望文生义错用成语。
第三种错误最为常见。例如:
一部优秀的电视剧能收到万人空巷的效应。
“万人空巷”误用。“万人空巷”语出苏轼《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》:“赖有明朝看潮在,万人空巷斗新妆。”“巷”古义有二:“里中道”;“住宅”。“巷”的语源可以上溯到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陋巷就是简陋的居室。“万人空巷”通常形容有了重大活动,人们都走出家门,家里没有人了。
在七月流火的日子里,工人们踩着滚烫的土地……
“七月流火”误用。语源:《诗·豳风》: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”七月,先秦历法的七月;流,运行;火,大火星。七月流火,描写的是先秦七月的天象:到了七月,大火星便偏西向下运行。此时的华夏大地,已是夏末秋初,暑热尽退,秋凉已至,哪来的“滚烫的土地”?
渐渐地,我在麻将桌前的时间少了,妻子也不再东家进西家出地闲串门了,全家人各行其是,其乐融融。
“各行其是”误用。各行其是:各自按照自以为对的去做。通常指由多人或多部门组成的集体思想行动不一致。如果一家人“各行其是”,是很难和谐相处而“其乐融融”的。可以改为“各得其所”: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
他又非常谦虚好学,一有机会不耻下问于身边同道师友。
“不耻下问”误用。“不耻下问”出自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”这句话是说卫国大夫孔圉(yǔ)聪敏而又好学,常向地位、学问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,不认为这样“下问”有失体面。“同道师友”,尤其是“师”,不能称作“下”,向师友请教不能用“下问”。可以改为“虚心请教”。
4
近义词混淆错用
汉语词汇里,有些由两个字合成的词,含义接近,有些读音还相同,有些甚至被认为是同义词。吕叔湘、朱德熙先生在《语法修辞讲话》中,针对这类词特别指出:“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词是不大会有的。其间的区别往往很细微,但这正是我们的语言的丰富与精密的证明。我们爱护我们的语言,就应该经常注意词的意义和用法,下笔的时候,要严肃地、细致地加以选择。”这类词容易混淆错用。下面略举 10 例:
(1)大致—大概—大约。
这三个词含义非常接近,许多词典都用它们相互释义。例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:“大致”条释义为“大概,大约”,“大概”条释义为“大致的内容或情况”。三个词都表示推测的语气,用于对情况的推测,但在用法上有细微的差别:“大致”偏重于肯定,有“大体上、基本上”的意思。“大概”偏重于猜测,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。“大约”表示估计,虽不十分精确,但有很大的可能性。
(2)工夫—功夫。
“功夫”“工夫”是一对同义异形词,都指占用的时间。但“功夫”本指本领、技能、造诣,还指中国武术;而“工夫”无此义。因此,在表示“时间”义上,专家推荐首选“工夫”,“功夫”只用于表示“本领、技能、造诣”。
(3)化妆—化装。
“化妆”和“化装”,都是梳妆打扮,但目的不同:“化妆”的目的是“为了漂亮”,所以专指女性梳妆打扮。“化装”的目的是“掩盖本来面目”,通常指演员装扮,使符合角色的身份、年龄和剧情需要;也指因特殊需要而改变本来面目。
(4)心情—心绪—心理。
“心情”“心绪”“心理”三词,都指思想情感状态,它们的区别在于作为语素“情”“绪”“理”三字的含义不同。
情,发于内心的情感。“心情”即内在的情感状态。
绪,本指“丝之端”,比喻事情的开端。复杂的事情难以理出头绪,就用“千头万绪”来形容,所以“绪”往往跟紊乱联系在一起。“心绪”的含义虽然和“心情”的含义相同,但在用法上多就不安定或紊乱而言。
“心情”和“心绪”指的都是人的情感状态,而“心理”指的是人的思想,感情等内心活动。
(5)以至—以致。
“以至”和“以致”,都是连词,都用在下半句的开头,表示由上半句而形成的结果,但它们各自表示的内涵不同:“以至”表示上半句所说的动作、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;还表示在时间、数量、程度、范围上的延伸。“以致”表示下文由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,上半句与下半句是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。
(6)希望—期望—期待—期许。
《现代汉语词典》这样为希望、期望、期待、期许四词释义:“希望: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。”“期望:希望。”“期许、期待:期望。”用“希望”解释“期望”,用“期望”解释“期许”“期待”。那么,这四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到底有没有差异?
“期望”是对别人的,如父母对子女的期望,老师对学生的期望。
“希望”可以对自己,也可以对别人。
“期待”和“期许”,都有“期望”的意思,但在用法上有差别:“期待”重点在于“等”。“期许”重点在于“称许”,含有“很高的、美好的期望”的意思,多用于长辈对晚辈。
(7)含义—含意。
“含义”和“含意”,都指“包含的意义”,但具体含义和用法有明显的区别:“含义”多指较明确的、客观的意义,在用法上多指字、词、句所包含的意义。例如:“寒”字的含义是“冷(跟‘暑’相对)”;“寒心”的含义是“因失望而痛心”。“含意”多指隐含的、主观的意义,在用法上多指诗文、说话等含有的思想和意味。例如:“我实在猜不透她这话的含意。”“这首诗含意深刻,耐人回味。”
(8)质疑—质问—置疑。
“质疑”“质问”“置疑”,都有“提出问题”的意思,但口气和目的不同:“质疑”是“提出疑问”,即心有所疑提出以求解答,带有讨论的意味。“质问”的含义有二:其一,询问以正其是非;其二,责问,指依据事实加以询问,带有责备的口气。“置疑”即设疑、怀疑。“置疑”常用于否定式句子,如“毋庸置疑”(无需怀疑)、“无可置疑”(没有什么可怀疑的)。
(9)保障—保证。
“保障”“保证”二词中的“保”,都取“负责,担保”义。
“保障”中的“障”,取“防范”义。“保障”用作动词,表示“对于已有的东西加以维护,不使受到损害”。用作名词,表示“起保障作用的事物”。
“保证”中的“证”取“可靠、真实”义,表示“说到做到”。
“保证”用作动词,表示“担保做到”或“担保不折不扣地实现既定的要求和标准”。
(10)问世—面世—应世。
“问世”“面世”“应世”,都有“产品与世人见面”的意思,但各自的含义和用法并不相同:“问世”专指出版物等精神产品与读者见面。“面世”的对象没有限制,既指精神产品与世人见面,也指物质产品与世人见面。“应世”中的“应”,是“适应”的意思,“应世”特指商品适应市场需求上市出售。
这类词很多,容易混淆错用,校对时要特别注意。
转自:编辑邦